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9年第9期
编号:13387192
自拟泄热解毒汤联合西医常规对症支持干预治疗小儿重症手足口病临床效果评价(1)
http://www.100md.com 2019年3月2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第9期
     【摘要】 目的:研究自拟泄热解毒汤联合西医常规对症支持干预治疗小儿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11月-

    2017年6月收治的60例小儿手足口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每组30例;参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试验组采用自拟泄热解毒汤联合西药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价值。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3.33%)高于参照组(70.00%),其心脏功能与肺功能指标均优于参照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与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泄热解毒汤联合西医常规对症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手足口病患儿的症状,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该方法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 自拟泄热解毒汤; 西医; 小儿重症手足口病; 临床效果

    doi:10.14033/j.cnki.cfmr.2019.09.05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9)09-0-02

    手足口病属于儿科常见传染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病毒类型有很多种,常见的有肠道病毒71型、柯萨奇病毒A16型。此病主要发病群体为5岁以下儿童,患儿主要表现为高热、手足口部位出现疱疹、厌食等症状[1-3],严重者会引发肺水肿或心肌炎,影响患儿生长发育,如果治疗不及时,会导致患儿死亡。目前,临床治疗此病多采用西医对症治疗的方法,但其只能缓解患儿症状,控制病情的发展。随着中医的不断发展,其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优势逐渐显现,自拟泄热解毒汤应运而生,且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4]。本文主要对笔者所在医院60例手足病患儿的不同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探讨自拟泄热解毒汤联合西医常规对症治疗小儿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11月-2017年6月收治的小儿手足口病患者60例纳入研究,纳入标准:符合中医与西医诊断标准者;1~6岁儿童。排除标准:重大心肺功能障碍者;神经功能障碍者;对本次研究药物过敏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每组患儿30例。试验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6~44个月,平均(26.96±5.49)个月;发病时间9~69 h,平均(12.89±2.61)h。参照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7~45个月,平均(26.78±5.59)个月;发病时间7~71 h,平均(12.86±2.63)h。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等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儿家属知情同意。

    1.2 研究方法

    参照组给予西医对症治疗,使用甘露醇注射液(生产厂家:上海百特医疗用品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73135),剂量为150~200 ml/次,3次/d;利巴韦林注射液(生产厂家:齐鲁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9993274)10~15 mg/(kg·d);脑苷肌肽注射液(生产厂家:吉林四环制药有限公司,批準文号:国药准字H22025048),剂量为10 ml/次,1次/d。试验组在使用西药治疗后,加行自拟泄热解毒汤,药方基础成分为:大青叶20 g,板蓝根20 g,黄芩10 g,连翘10 g,知母10 g,天麻10 g,石膏10 g,钩藤10 g,石菖蒲10 g,生甘草10 g。药方煎至100 mg,装瓶待用。0~1岁患儿,每次服用15 mg;1~3岁患儿,每次服用20 mg;3岁以上患儿每次服用30 mg,2次/d。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5~7 d[5]。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两组患儿临床效果、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肺部功能指标(氧合指数、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与心脏功能指标(心率、左心室射血分数)。效果评价:患儿临床症状基本消失,3 d内体温恢复正常,则为显效;患儿症状有明显改善,7 d内体温恢复正常,则为有效;患儿症状无变化,且有逐渐加重趋势,则为无效。总有效率=有效率+显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对比

    试验组治疗显效20例(66.67%),有效8例(26.67%),无效2例(6.67%),总有效率为93.33%,参照组治疗显效10例(33.33%),有效11例(36.67%),无效8例(26.67%),总有效率为70.00%。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5.454 5,P=0.019 5)。

    2.2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对比

    试验组患儿皮疹消失时间、退热时间、肢体抖动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均低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两组患儿肺部功能指标对比

    治疗前,试验组氧合指数为(165.32±41.03)、氧分压为(71.65±9.65)mm Hg、二氧化碳分压为(46.52±6.26)mm Hg,参照组氧合指数为(165.96±42.01)、氧分压为(72.14±9.87)mm Hg、二氧化碳分压为(46.05±6.75)mm Hg,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59 6、P=0.952 6,t=0.194 4、P=0.846 5,t=0.279 6,P=0.780 8)。治疗后,试验组氧合指数为(468.56±102.31)、氧分压为(98.65±13.25)mm Hg、二氧化碳分压为(34.73±4.85)mm Hg,参照组氧合指数为(398.27±96.75)、氧分压为(87.14±11.56)mm Hg、二氧化碳分压为(38.67±5.12)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34 1、P=0.008 3,t=3.585 2、P=0.000 7,t=3.059 9、P=0.003 3)。, http://www.100md.com(徐应军 洪正坤 石瑛 陈婧颖)
1 2下一页